首页> 安全资讯 > 个人数据泄露的问题又双叒叕上头条了

个人数据泄露的问题又双叒叕上头条了

发布时间:2017-10-19

近日,南方日报发表了一份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研究报告:

南方舆情对涉网络诈骗媒体报道的分析显示,在媒体针对网络诈骗的报道中,提及个人信息泄露的比例逐年升高。2017年,这一比例较2016年上升超过14%,达到37.9%。

南方舆情选取2016—2017年国内舆论关注度最高的五大典型事件,分析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议论数据发现,网民对教育、家庭类信息的泄露较为敏感;京东、顺丰等知名电商、物流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动态也时刻牵动着网友神经。

综合公安部的权威发布与网友看法,个人信息泄露多发生于对旧手机的不当处置上。实名制的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社交、娱乐、支付甚至工作的“解决终端”,但一旦手机遗失或需要维修、换新,就可能为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

据统计,网络上有超过四成的网友表示对个人信息泄漏的担忧。部分网友呼吁尽快立法、加强监管以及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认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法治”。

 

根据网络报告和相关报道分析,根据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人们普遍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对于政府机构,要尽快完善立法,加强监管;

对掌握个人信息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实时监控,从制度、人员和技术等方面加强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时刻保护每个人的信息安全;

通过媒体和安全企业的宣讲,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树立个人保护意识。

从法治层面来说,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网络安全法》对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做出了相关的规定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从个人层面上讲,公民对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视也亟待加强,对于第三方产品过于信任导致很多人对信息安全相关知识比较贫瘠。

那么个人如何保护数据安全呢?


爱加密给出以下的八点建议:

个人重要信息不要存储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云端(网盘等);

个人重要信息一定要加密存放;

不要随意分享个人信息(家庭聚会、个人隐私信息等);

个人口令要复杂,要定期更换,用户名、密码不要全部相同;

点击邮件、网页链接一定要仔细确认;

不要访问互联网上不健康、违规的一些网站;

安全使用手机:设置锁屏密码、不要轻易点击短信链接、设计金额交易要仔细确认等;

使用安全的WIFI接入,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