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全资讯 > 远程操控、屏幕共享成诈骗新套路!银行频频被罚,如何守住反诈防线?

远程操控、屏幕共享成诈骗新套路!银行频频被罚,如何守住反诈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17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频发,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人身权益。而银行账户常作为诈骗资金流转的关键节点,令金融机构在反诈工作中承压巨大。仅近期,就有三家银行因反诈工作不到位被监管处罚,涵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与农信系统,反映出金融业监管正趋严趋实

图片

这只是金融行业反诈监管收紧的冰山一角。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深入实施,金融机构频频“上榜”通报,多地央行、公安机关与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联合督导反诈履职,力度空前。而黑产分子作案的手段也不断更新,基于远程会议软件实施欺诈已成为新的作案方法,对广大群众造成非常严峻的风险挑战。

在此背景下,“远程操控 + 屏幕共享”成为诈骗分子的最新手段,银行如何筑牢防线?

真实案例:当银行客户遭遇远程操控陷阱

案例一: 柳女士接到自称“金融监管机关”的电话,被诱导下载安装“银联在线App”,声称可以免费下调贷款利率。随后她的手机被远程操控,不法分子操作办理了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并发起多笔转账汇款。

案例二: 李女士接到自称“公安人员”的视频电话,对方以她“涉嫌洗钱”为由,诱导她开启屏幕共享并安装不明App,强制发起77万元转账。

案例三: 王女士接到“抖音直播客服”电话,以处理售后事宜为由,被诱导安装“抖音会议”App。该App随即自动发起存款支取并向可疑账户转账。

这些真实案例揭示出传统风控手段在“新型操控型诈骗”面前的滞后性——黑灰产技术通过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方式,绕过传统风控、主动安全与权限管理机制,直接操控用户设备完成资金转移

合规高压线:金融机构必须扛起“最后一厘米”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四十条明确指出,金融机构若存在以下任一情形,将面临严厉处罚:

  • 未落实反诈内部控制机制;

  • 未履行尽职调查义务与风险管理措施;

  • 未履行对异常账户、可疑交易的风险监测和处置义务;

  • 未完整、准确传输交易信息。

违规处罚从通报批评、50万元以上罚款,直至暂停业务、吊销许可证,代价不可谓不高。

金融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第一时间识别客户是否处于远程操控或屏幕共享环境中?如何防范在客户端已被“攻陷”后仍完成资金发起?

技术硬实力:爱加密移动威胁态势感知平台,专注破解业务欺诈风险

面对日益复杂的移动安全形势,爱加密移动威胁态势感知平台已完成全面升级,特别强化了对远程控制与屏幕共享风险的防御能力,为金融机构构筑坚实的反诈防线。

爱加密移动威胁态势感知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 实时识别与阻断远程控制/屏幕共享风险:通过SDK集成至银行移动应用(App),平台能够实时采集应用运行时环境及行为数据。其核心能力在于实时检测设备上是否存在第三方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软件的安装与运行状态。平台结合行为特征值分析,精准判别设备当前是否处于被远程操控或屏幕共享状态。一旦识别出此类高风险行为,平台将实时触发告警机制,并可联动银行风控系统执行交易阻断或推送风险提示,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利用远程操控实施的欺诈活动。

  • 深度监测设备及运行环境安全状态:平台具备对应用运行环境的持续监测与分析能力,可识别恶意应用共存、运行环境异常等潜在风险。例如,通过对设备环境的深度感知,平台能有效检测设备是否处于Root权限获取/越狱操作、模拟器运行、应用多开、调试器挂载等高风险状态,此类状态常为欺诈活动的前置条件。

  • 构建全链路风险监测与分析体系:平台能够对应用信息、硬件信息、系统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网络信息、用户行为信息等多维数据源进行全方位采集与关联分析。依托大数据平台及AI智能风险模型,平台可精准识别异常交易模式与可疑行为特征,实现风险的早期预警与干预。典型应用场景为:当系统同步检测到设备被远程控制并伴随高频、大额转账行为时,平台将立即触发高风险预警,并联动风控系统执行交易拦截。

  • 生成实时精细化风险画像:平台能够为每位用户生成基于多维度数据的实时风险画像。该画像综合设备指纹、用户行为轨迹、IP地域信息、运行环境安全状态等关键因子,为银行的风险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此能力有助于银行在保障正常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对高风险用户及交易实施差异化管控策略。

  • 满足合规要求与提升运营效能:平台不仅助力金融机构满足《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监管要求,还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显著降低人工审核成本,全面提升反欺诈工作的运营效率、精准度及响应速度,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

通过以上能力,爱加密致力于打造一个事前预警、事中阻断、事后追溯的全周期反诈体系,让金融机构能够从容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诈骗手段。

把握反诈新机遇,共赢金融安全未来

监管趋严是挑战,更是契机。反诈法落地以来,金融机构对客户端智能风控远程操控检测的需求快速上升。

平台以AI驱动、以数据为基,以安全为底座,正在帮助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构筑从终端到平台的全链路防护能力,在提升合规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潜在资金损失与品牌风险。

安全,是金融数字化的底线,更是客户信任的基石。选择与时俱进的移动风控方案,不仅是应对监管的必修课,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每一次预警,都是客户财产的一次守护;
每一项识别,都是品牌声誉的一次托底。

让科技守住反诈的“最后一厘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END

欢迎给我们留言

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次精彩内容

加入收藏